聽ChinesePod談口音

ChinesePod很可能是當前最有名的「播客」(podcast),許多學習中文的外籍人士都很喜歡聽ChinesePod,不但可以學中文,還可以同時學到不少時下流行文化以及中國人的想法。

中文狂免費訂閱了ChinesePod的服務,因此可以「不定時」收到ChinesePod的課程內容。前一陣子有一則談的是口音 (Regional Accents),內容很有意思,在此分享給網友們。您可以點擊它在ChinesePod的網頁,或者點擊下方的播放器來收聽




【說明一】關於這段對話中談到台灣把「和」念做「汗(hàn)」,其原因是受到老北京的影響。當初,老北京人把「和」念成「汗」,1956年陸志韋先生寫《北京話單音詞匯》時,請了一位姓趙的老先生做北京話的發音人,就把當連詞用的「和」念成「汗」。1960年袁家驊教授主編的《漢語方言概要》中提到︰並列連詞「和」,北京口語又讀「汗」。1996年徐世榮先生的《北京土語辭典》,也收錄了「汗」這一讀音。

  那麼,北京土語「汗」怎麼就跑到台灣去了呢?1945年10月台灣光復,日語的「國語」黯然退出,台灣人急著要回復祖國的語文,要說國語,要認漢字。1946年4月2日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正式成立。台灣國語會的標志性貢獻是編訂《國音標準匯編》,作為推行標準國語的根據。1946年5月1日起,由「老北京」齊鐵恨先生每日在清晨7時,在電台擔任「國語讀音示範」,播講民眾國語讀本、國語會話,國民學校國語、常識、歷史、各種課本,供學國語的人收聽,匡正語音。當時的學校教師現聽現學現教,使廣大的學生也能及時學到國語,學習標準的國音。這位齊鐵
當時成了家喻戶曉的大師級人物,直到現在上年紀的台灣人還能回憶起齊先生娓娓動聽的「京片子」,連詞「和」讀「汗」就此在台灣深入人心。

【說明二】台灣的國語發音會出現翹舌音不準等現象,主要是受閩南語影響,這是很自然的語言現象,但並表示這是台灣的「標準國語」


2 Responses to “聽ChinesePod談口音”

  1. 「齊鐵根」應該是齊鐵『恨』。動「听」應該是動「聽」。

    語音標準是由少數人制訂的,大多是由繁到簡的過程。不過這個「和」字的確是很經典的例子,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字典上兩音並列,最後台灣人卻習慣用「汗」這個讀音。或許真的和廣播教學有關。

    By the way, 教育部《國語辭典》將「合」列為讀音,「汗」列為語音。

  2. 感謝準棒糾正我的錯誤,的確是齊鐵恨,我弄錯了。
    「和」字,小時候我都跟著老師讀「汗」,但教對外華語之後,我已經改讀「合」,基本上,這是受到教科書的影響,我覺得,念「合」挺順的。

Leave a Reply